2004-12-24

需要一个弥补“缝隙”的工具平台——Eclipse

SDTimes出了一期有关Eclipse增刊(Spotlight on Eclipse),介绍了不少基于Eclispe开发工具产品,有助于了解Eclipse的商业前景。

工具本身并不会改变世界,而是在人学会使用工具后的“使用工具”。

在我刚开始踏入软件这个行业时,发现工具很重要,因此学习了很多语言,也使用了各种的开发环境。结果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挣扎,好像永远没有结果。接着开始追求各种方法论,无论如何感觉自己已升华。随着更多的项目,更多的团队,越来越体会到“人是难以理解的”。“规范”好像是永远的答案,但这一过程缺少了一种细节的考虑,没有考虑自我行为习惯的惯性,其结果是“规范”往往落于“形式”,更为可怕的是扼杀了那些冲锋同志的热情。新一代的工具也许需要填补这些细节所产生的缝隙,落实于各过程细节。

这种工具已经不是那家公司可以独立提供的,而更似于一种工具生态系统。而一个开放的Eclipse框架为此提供了一个技术上的可能。也许需要思考信息系统本身和有关工具平台生态系统两者的关系了。


2004-12-17

个人竞争壁垒(Personal Competency Barriers) vs. 个人核心竞争力(Personal Core Competency)

壁垒(Barrier)和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ies)在商业及管理上提的较多,两者使用的范畴有所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使一个组织(企业)能够生存下去,而且要活得更有实力。现在,人力资源研究开始有“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提法。需要说明的个人核心竞争力不仅中国境内提,老外们也提。

应该声明我并不是认为个人核心竞争力这个概念定义有问题,而是对这个概念是否真的对个人发展有作用产生了质疑。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提法无非要求在个人发展上必须找出别人没有或者偏弱的能力,这个类比于利基市场(Niche Market)可以称之为“利基能力(Niche Competency)”。

个体(指人)中承认存在“利基能力”。然而,相对单一企业人力能力需求,单一个体(指个人)利基能力空间所覆盖的范围却很小。而且这一趋势,在社会化学习假设下,反而变化速度反而加大。简单说,对企业来说,个体间的能力差异越来越小,而且有向高级人才蔓延的趋势。

在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假设下,个体的利益如何保证?!这也就是为什么要提“个人竞争壁垒”的原因。其实这两个概念所要表达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个体和整体的协调发展。只不过两者的视点不同:

  • 个人竞争壁垒是从个人利益保障来说,进而强调社会保障;
  • 而个人核心竞争力是从整体利益角度,要求个人做的更好,变得更强,才能获得社会地位和保障

个体相对一个组织来说是弱小的,尤其这种组织是带有功利性竞争的,比如企业。而且个体为了适应一个生境,生存一个组织中,对于能力的提高的要求从来都没有缩小过,个体能够找到一个“核心”,并且这个“核心”针对这个或者那个企业,甚至整个社会的“核心”是否存在,即使会存在很多的“核心”,那么还提这个抽象的“核心”有什么用。不知道是否能够达成共识,个人核心竞争力是相对于一个生境、一个组织存在的。

那么作为一个社会的人需要的是什么?个人竞争壁垒。“壁垒”一词,带有障碍、自闭的含义,有些消极的防御意味。我个人也不喜欢这个“消极防御”的感觉,我希望赋予一些“积极”的含义。个人竞争壁垒包含三个个方面:

  • 有多个不同特征的群体或者说适应于不同的“生境”
  • 依赖于一个或多个的组织,只有适应于、生存于更多的组织才能有社会力量保证;
  • 个人能力的提高,没有“核心”的概念;个人能力平衡于所在的组织和生境;

个人竞争壁垒的形成是生存的保障,会有自尊,会有自信。在一个无自尊、无自信的情况下,怎会追求一个更高层次的能力呢。

注:“个人竞争壁垒”意思阐述了一下,但并不喜欢“壁垒”一词,若有更恰当的词汇,希望能够提醒一下。

2004-12-04

可以使用Google Scholar查论文了

搜索论文的时候,发现Google在11月18日推出了Google Scholar搜索,面向学术资料。Google Scholar搜索的准确性很强,相对多数僵死的库搜索,也很有人性化。
但有点让人尴尬的事情,所连接的论文库里多数是收费的,因此无法下载到全文。虽然院所里也买了不少全文数据库,但是其认证的网关与Google Scholar并不互相兼容。没办法只好利用粘贴标题,再重新查找一边。
也希望Google能够提高在引用导航方面的功能,至少像CiteSeer

一个幻想,什么时候学术上的论文可以“自由”的查找,阅读。

Stand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but it's not free.

2004-12-02

一个新职位:SOA Consultant

这个世界是否真的已经进入了SOA时代?还是在SOA门前徘徊?

ZapThink提到了SOA Consultant。信息技术要真正的转换成企业和竞争力的加速度,需要与业务的融合,这就是企业构架师的作用。但如何做呢?

一个新兴的词汇SO Business Transformation也许可以描述这个场景,SOA Consultant,SOA Architect可以表达人力市场的需求,但这一切是不是有些模糊。SO Business Transformation需要什么的管理技术,对业务的影响深度,却依然的那么含糊不清。SOA Architect需要什么技能?也许有人简单的回答,需要懂得SOA,但这个足够吗?

一个令人疑惑的尴尬。Architect们不断的鼓吹着,SOA可以实现我们的eBusiness。技术人员却理解为Web Services和XML之类的。Business Consultant却迷茫地看着Architect和技术人员,翻阅的材料试图明白这与前面的技术有什么区别,但更清楚一个机会来了,因为产业有了新的概念,对外一个念头,这个东西好。

一个结论:SOA对于Architect, technician及Business Consultant来说都是一次机会。因为Integ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