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7

限定时间的计算单元

Lance在其博客里写到
Since the beginning of complexity we talked about time complexity t(n) as a function of the input size. But it has been the inverse of this function that we really care about: We have a roughly fixed number t of computation steps available on our computer and we want to know the largest problem we can solve within that running time.

一个限定时间的计算单元,它在给定的时间和资源消耗内一定会给出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计算,这个世界的确变了。

但似乎现有的计算理论是没有可能的,我十分不敢肯定这点,这似乎需要新的计算理论来解释。即使将复杂的计算分解成一个个的计算单元(它时间固定,自然是可计算的),这将算法的停机问题转换为计算单元的组合问题。核心问题是,这个机制又是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完成计算单元的选择与组合呢?好吧,我们可以接受一个精度,那就选择关键的吧。但这“关键”的信息有来自来自哪里呢?更何况我们所做出的选择,那些保证有足够精度的计算单元,他们的结果又是如何平滑地粘连成一个结果呢?

复杂、太复杂!

一个根据具有的能力去选择问题的世界,这的确是个神奇的世界。那么对一个基于编织记忆的系统呢?她的内容是连贯的(coherent),她不是去组合那些计算单元而是去生成内容,她有没有可能生存在这个世界里呢?!

我还需要更多的工作。

2010-04-25

好的艺术

好的艺术,可以帮助人冲破思维的界限,在思维中构筑新的世界。

2010-04-14

R: replicate and <<-

在R里,replicate和<<-结合起来是很方便的,当然这也可能存在习惯上或审美上差异。下面是生成AR(1)过程的三个实现:
f <- function(n, c, phi) {
  x<-0 
  replicate(n,
    (function(){x <<- c+phi*x+rnorm(1)})())
}

g <- function(n,c,phi) {
  v<-c() 
  x<-0 
  for(i in (1:n)) {
     x <- c+phi*x+rnorm(1); 
     v <- c(v,x)
  } 
  v
}

h <- function(n,c,phi) {
  v <- vector("numeric",n)
  x<-0
  for(i in (1:n)) {
    x <- c+phi*x+rnorm(1)
    v[i]<-x
  }
  v
}
AR回归一下所产生的序列
> ar(f(5000,0,1))

Call:
ar(x = f(5000, 0, 1))

Coefficients:
     1  
0.9979  

Order selected 1  sigma^2 estimated as  1.072 

显然,f的实现是相当简洁。来看一下它们的执行性能:在第一组n=50000运行中,显然g的实现性能是最差的。从第二组(序列大小是第一组的10倍)来看,当n越来越大时,内存自动分配的问题就显露出来了,h方法因为采用了预分配而性能胜出。
> sapply(c(f,g,h), 
   function(fn) system.time(fn(50000,0,1)))[3,]

[1] 0.669 9.912 0.716

> sapply(c(f,h), 
   function(fn) system.time(fn(500000,0,1)))[3,]

[1] 9.378 6.884

2010-04-13

生者随机,取者有意

名人苍井空(维基英文中文)最近刚上Twitter,她有一条微博
我使用的是翻译。谢谢。在中国我的球迷。 I use a translator in chinese. Thank you for my fans in China.
请注意,这“球迷”机器翻译的是如此奇妙,令人遐想遍及宙海。谁说技术奇点(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还远着呢!它分明是已临近了!


我一直认为“智能”,那种自发产生的智能。智能不是一种能力,它更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结构。它有着连贯内容,正是“生者随机,取者有意”。

2010-04-11

捍卫“失败”的自由

失败的自由,免于因失败而被强行附加的恐惧。

从《评论:谁杀了北邮男博士》摘了几句话:
背后的罪魁祸首是全社会畸形的教育观、成功观,再向上追溯,就是地区、阶层之间落差巨大的资源分配。

美国《时代》周刊近日推出封面专题,预测未来10年的10大趋势,“捍卫‘失败’的自由”位列其中。文章说,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提出,美国人有四大自由:言论、宗教、免于匮乏和免于恐惧的自由。如今再多一项自由:“失败”,可谓第五大自由。

一个没有选择的社会,
路,只有一条,“成功”,
一条没有出路的人生。

PS: “成功”与“失败”是一对吗?

2010-04-09

幻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作为陈述事实的命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所施于人者,己所欲也

显然,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幻觉,
那是一种对将来的要求,一种永远不能成真的状态。

若真以此苛求,时间长了,人性扭曲也就自然了。

2010-04-07

不知羞耻的“奇迹”

人民日报:矿难救援史上的奇迹》,无耻!
人民日报4月7日报道 王家岭煤矿“3·28”透水事故救援取得重大进展,国际媒体给予高度关注,集中进行了报道,肯定中国政府快速、高效的救援行动。

美国《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高度关注中国王家岭矿难的救援行动。《纽约时报》援引美国煤矿安全专家的话称,这可能是矿业史最令人惊叹的一次救援行动。《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称,成功营救受困于地下人员的机会通常十分渺茫。此次的营救显然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韩国联合通讯社6日报道称,中国政府动用了3000多名救援队员,对矿井内被困的工人进行救援,这样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成果。

印度媒体5日报道称,这可能算是近年来类似事件中最成功的一次救援行动。

比利时《晚报》6日大幅报道了王家岭矿115名被困人员获救的新闻,报道称,“对余下被困工人的搜救行动仍在进行,他们还有获救的希望”。

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斯坦快报》6日在头版对王家岭救援工作重大进展进行了报道。

越南《人民军队报》6日报道说,经过约一周的救援,终于有115名被困工人获救。越南《劳动报》同日刊发了题为《王家岭煤矿出现奇迹》的文章,高度评价了中国政府掘石挖土全力营救被困工人所展开的工作。

新加坡《联合早报》5日发表报道说:振奋人心的最终救援也得益于指挥部几天的部署准备,此次生死大救援牵动了中国各界的心弦。

印尼各大媒体引用西方通讯社消息称:100多名工人获救堪称中国奇迹。

153 - 115 = 38


还有38人! 这38人,难道不是灾难!

2010-04-03

陪审团

在这片土地上,法庭上有了陪审团,据报道:
昨日,郑州市首起适用陪审团的诈骗案,在管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与其他案件不同的是,昨日的审判席旁,设立两排陪审团席,上面坐着9名身着便衣的男男女女。该案审判长、管城法院刑庭副庭长周永增说,这是我省推行陪审团制度后,郑州市首次适用该制度审理案件。

上午11时许,庭审结束。休庭15分钟后,陪审团团长宣读了他们商议的结果:陪审团一致认为,4人罪名成立,建议判处王小雪4年以下有期徒刑,建议判处华晓丽2年半以下有期徒刑,最好适用缓刑;建议判处华晓丽的丈夫、老娘1年以下有期徒刑。

合议庭听取了陪审团的意见,当庭作出判决,判处王小雪有期徒刑3年8个月,并处罚金6000元;判处华晓丽有期徒刑2年6个月;判处华晓丽的丈夫、老娘有期徒刑各8个月

:)

2010-04-02

用了,才会开始理解

这里提到
People tell you that such and such a result is interesting because it has an application somewhere and then you go and read the formal details knowing what the motivation w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