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30

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原动力

推荐秦晖的《反法之儒: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原动力

因此,我觉得索绪尔提出的两个原则很重要的。他说这个话语本身是可以任意解释的,也就是所谓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遵循“任意原则”,但是这样的话,语言还有什么意义呢?索绪尔认为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就在于不同话语的“能指”之间是有冲突的,也就是说话语的意义主要是根据能指与能指之间的“差异原则”(有的人叫做对立原则)来确定的。简单地说,任何一种学说,思想,它都是由一堆Goodwords,即好词来构成的,任何一种学说都说我要的是仁义道德,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等,从来没有一种学说说我主张杀人放火、欺男霸女、尔虞我诈。但是,对于任何一种学说如果你仅仅看这个Goodwords你就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你一定要看这个Goodwords是针对谁的

2008-11-26

马赛克

新华网快讯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袭警杀人案罪犯杨佳26日上午在上海被执行死刑。

(上图是直接从新华网复制过来的)


老虎庙透露
还有一个现象:案件处理的结果,其所有程序都似乎比公布的早了一拍,最典型的是,我们看到的死刑裁决书落款是21日,而在25日的今天才向杨母宣布,此间还叫杨母去了趟上海,见面了杨佳。但已经下达死刑裁决书的事却一字未提,令人疑惑。

刘晓原律师叙述
25日晚八时四十分,我与李劲松律师到了王静梅家。我们到达时,已经有几家媒体记者在王静梅家里。随后,艾未未等人也赶来了。

王静梅说,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两个法官,在晚上七时(11月25日)到了她家里,他们称受最高人民法院的委托,向她送到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

我看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定书,作出的日期是11月21日。王静梅说,她在23日去上海,24日在提篮桥监狱会见杨佳时,最高法院就已经作出了核准死刑的裁定,为何不明确告诉自己这是见杨佳最后一面呢?

王静梅心情很不好,她说自己被欺骗糊弄了。

24日晚上,我见到王静梅后,获知有关部门主动送她去上海见杨佳,后又主动将她送回家中,已经感觉到案件快了结,但王静梅一直还蒙在鼓里。

2008-11-25

盲人摸象

每个人的所知总是有着各自的局限,仅依其所知而探索身边世界,这个过程就像盲人摸一头从来没见过的大象一样。我们和寓言中的盲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分别,但寓言的深意在于:盲人们彼此互不相信而争执起来,固执自己的所知所感。因此,彼此多一点信任,相信对方感觉到的是真实的,思其所述的,或者到对方的位置亲自体验一下,分享彼此的经历。

2008-11-24

睡眠为记忆“腾出空间”

报道:无论是慢波睡眠还是快速眼动睡眠,都会改变大脑的生物化学组合,这样的改变是继续学习新东西的必需。睡眠在为获取新信息而清楚旧记忆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睡眠不仅建构事情,也清除它们”。

小路

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伦琴有一句名言:“我喜欢离开人们常走的小路,而走荆棘丛生的山路。如果我迷失了,不要在大道上找我!”(摘自“考槃在涧”)

专业与直觉

报道
日本理化研究所的研究小组最新发现,将棋(又称日本象棋)专业棋手在下棋时可能凭直觉判断将棋布局。

他们让专业棋手观察棋盘1秒钟,然后用功能磁共振成像仪监测棋手破解棋局时的大脑活动情况。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棋手在判断棋局的时候,大脑中的基底神经节变得活跃。以往的研究显示,基底神经节会在人无意识的习惯动作时活跃。比如,一个人从家走到常去的车站,他走路时并没有有意识地去想行走的路线,却能在转弯的时候正确判断方向。

2008-11-22

拆迁/群体性上访!不明真相/别用用心?

陇南事件据新京报报道

甘肃陇南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昨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该市日前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处置情况。陇南官方称,在此次事件中,共有110间房屋、22辆汽车被砸烧,74名武警、民警、记者受伤,刑事拘留30名不法分子。
...
11月17日、18日,酝酿中的陇南市行政中心搬迁问题引发了严重的扰乱社会秩序的群体性事件。中共陇南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学春昨日在发布会上表示,群体性事件中,部分聚集人员向市委门口维持秩序的武警投掷砖块、石头、酒瓶,打伤武警69名,公安民警2名,新闻记者3名。其中,11名伤者住院。
...
中共陇南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学春称,在事件的处置中,本着教育大多数、打击极少数的原则,维持秩序的公安民警和武警果断采取措施,共传唤询问违法人员110人,目前已刑事拘留30人(取保候审7人),经过谈话教育具结悔改的有80人。





除了官方新闻,还有些民间消息。下面的图片和文字摘自艾未未刘晓原的博客:

11月17日上午九点半,武都城区30多名拆迁户集体到陇南市委信访室上访,要求对陇南市行政中心搬迁后他们的住房、土地、今后的生活等问题如何安排做出答复,以致引来部分群众围观,致使市委大门一时拥堵。

按照陇南市新闻办公室说法,由于“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煽动”,有些群众开始冲击市委大院,“在此十分危急的情况下,为了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和恶化,执法部门果断处置,使事态基本得到控制。”

据我(刘晓原)从媒体上所了解,陇南市所采取的“果断措施”,就是动用大批警力进行镇压,将人民内部矛盾上升为敌我矛盾,在冲突中造成大批警民受伤。













全息界

有一篇关于全息界(Holographic Bound)的科普文章中文译文
Namely, that the maximum possible entropy depends on the boundary area instead of the volume.

补充: 全息原理是说带有引力的系统可以用至少低一维的非引力系统完全描述,或者是说一个系统原则上可以由它的边界上的一些自由度完全描述。

2008-11-19

污泥已满身

满身已是污泥,才想洗去污泥的途径

2008-11-17

素数序列

这里看到这两段Haskell代码的讨论,其中递归定义的素数序列是相当的漂亮。

通过奇数序列求解的素数序列:
isprime n = not $ elem 0 $ map (\x -> mod n x) 
    $ takeWhile (\x -> x^2 <= n) (2:[3,5..])

primelist = [x | x <- 2:[3,5..], isprime x]
通过递归定义的素数序列:
isprime n = not $ elem 0 $ map (\x -> mod n x) 
    $ takeWhile(\x -> x^2 <= n) primelist

primelist = 2:[x | x <- [3,5..], isprime x]

2008-11-14

是发大财?还是养好人?

这则新闻介绍到:
汪洋说,现在大家都很关心广东经济遇到的困难,很多人都在发表议论,让人有天塌了的感觉。比如,有人说,今年以来广东有5万多家企业倒掉了!数据是否真实另当别论,但大家要认真分析一下,现在倒闭的是什么企业?有著名的大企业吗?没有!我判断,这些企业总体上讲,都是落后的生产能力。落后的生产能力被市场周期性波动所淘汰,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在起作用。

对汪洋的考察,这里有更详细描绘:
汪洋十分关心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和推进情况,一到湛江,就前往总投资32亿元的重点项目湛江龙腾物流有限公司球团项目建设工地考察。

工地上,数十台大型机械设备正在平整土地,工人们紧张施工,通水、通电、通路,到处热火朝天。

“这样的场面说明了什么?”汪洋给随行的同志抛出了这个问题,引发大家的深思。

有个很简单的问题,我们是要发大财?还是要养好人?现在这当口人们不得不要面对这个问题,小企业利润低,但它养了不少人;而大企业利润虽高,但养的人少。

产业升级,不少人丢掉工作,这是免不了的,汪洋提到“政府要妥善安置失业工人”。人们却很是担心,毕竟这些年来的国企改革,“妥善安置”下岗工人的成功案例并不多,“妥善安置”已听的太多太多。

最蠢的就是试图解释不存在的现象

(无内容)

2008-11-10

省直管县:“中央─省─市县”三级体制

有两篇报道(这里这里),讨论了去掉市一级行政体系,由省直接管理县的模式,即“中央─省─市县”三级体制:

省直管县已经成为政治课题。全国各省区都已经进入改革试点状态。省直管县,最关键的是要赋予县财政权(浙江模式)和行政权(也即人事权,海南模式)。能够彻底进行财政和行政两条腿改革的,典型者当属湖北省的仙桃、潜江和天门三个省直管市。他们已经为此急行了14年。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五级行政体制【现划分为:中央、省、市、县、乡镇五级财政】,是行政层级最多的国家。行政层级过多,不仅导致行政成本上升,更妨碍了政府层级间沟通的速度和公共管理的绩效。

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实行的是二级或三级行政管理体制,实行四级制及以上的国家不到20%。比如,美国国土面积与我国相近,实行“州—市”二级与“州—县—镇”三级共存制;印度人口众多,仍然实行“邦—县—区”三级制;日本则为“都、道、府、县—市、盯、村”二级制。

2008-11-09

决策的悟性、理性和赌性

只要不是那些封闭的、机械的系统,任何开放系统处处都有不确定的东西,相对个体的意愿的实现与否来说,任何个体决策都变得像一次赌博。

决策要依赖于知识和信息,选择何种知识,选择何种信息,这种『选择』的能力是需要『悟性』,所选择的知识可以看作是一个函数,而所选择的信息就是向知识这一函数所输入的参数,得到一个函数,知识(信息)。选择的结果不总是一个,为了决策可以丰实,希望越多越好,而且它们可以复合为一个整体,有一个具体的形状,这种『复合』的能力就是『理性』。理性的结果是获得了一个形体,尽管在意识中它已存在,但相信它,这是一个心理问题。决策只有作用于周边的环境,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决策,个体对决策的相信及执行的能力是需要『赌性』。

搜索关键词的多样性

这里有一组数据 ,可以反映搜索关键的多样性,据调研者Bill Tancer的宣称,其数据来自2008年九月以前三个月发生在美国本地的搜索记录,而且这些数据已过滤掉了“成人类”关键词:
  • 使用频度排名前100项占了搜索整个流量的5.7%
  • 使用频度排名前500项占了搜索整个流量的8.9%
  • 使用频度排名前1,000项占了搜索整个流量的10.6%
  • 使用频度排名前10,000项占了搜索整个流量的18.5%

2008-11-07

中国的谷歌/Goolge的谷歌

这里有篇评论,讲述了中国谷歌近三年来走过的风风雨雨,深有启发。一来推荐给大家阅读,二来我也忍不住要发泄几点看法。(下面所摘文字均来自此文

中国谷歌与Google不同,尽管这区分很难说得是一是二的,但有一点中国谷歌是诞生在有特色国情中国这片土地上。
过去三年里,外界对谷歌中国保持着极高的关注度,不过多数时候仅将目光集中于最表层的矛盾冲突——李开复的去留,谷歌拼音的侵权问题,或与百度的简单比较——它们并无法准确呈现出一家国际网络巨头在后发进入中国互联网业这样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后,究竟会遇到怎样的挑战,哪些策略、方法和手段能避免最糟糕到情况到来。
...
2005年在李开复的官司未有定论时,谷歌曾做了最坏准备:如果官司输掉,就只在中国设一个比较小的办公室。而在2006年初,谷歌中国因牌照问题而可能被迫关掉Google.cn时,谷歌创始人之一谢尔盖·布林曾对李开复表示:如果在中国无法经营,至少会保障已经雇佣的员工的工作。
...
比起搜索技术,品牌的打造与推广或许是谷歌全球上下最不熟悉的领域。即使在美国,谷歌也以不打广告著称,与此恰成对比的是,它从不吝惜于投资在渠道推广上,如用9亿美元重金将搜索框嵌入MySpace。在中国,谷歌的市场团队也已经更换了两拨人马。

但这是谷歌中国必须尽快做出改观的木桶短板。一道简单的算术是,如果说目前百度和谷歌的市场份额之比是65:25,那么口口相传的效应便以平方关系扩展为4225:625——你可以将此理解为, 每10个人因为他人推荐使用搜索引擎,大约有9个会被推荐使用百度
...
据艾瑞咨询的统计,2005年年中,李开复转投谷歌、周鸿祎去职之前,百度、谷歌和雅虎在中国还有着三分天下的均势,三家的市场份额为37 : 23 : 21。而雅虎的自堕,及周鸿补上的一击,让雅虎的市场份额到2006年底,已经直落到5%左右。
...
理论上,谷歌是有机会的。但李开复与微软纠结半年的官司,的确让谷歌一时间无暇它顾。当然,现实中,即使没有这场官司,谷歌中国能在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上半年期间能做的事情终归有限:中国团队远未建立,一切本土化功课也未开始……

这让一场本应颇费一番角逐的市场份额之争,平静得未被外界注意就结束了。结果是,百度未费吹灰之力接下了雅虎丧失的全部用户。也就是说,百度和谷歌的市场份额在极短时间内变成了53: 23。


特殊的中国国情,不当规则,无面对错误自信的氛围,在这片哺育其子民的大地上,『互害』已成为其子民获得成功的窍门。
005年9月,谷歌中国首席战略官郭去疾在查阅流量数据时赫然发现,过去5个月中,谷歌在中国的搜索量居然下降了18%—— 谷歌已经严重受到了IP屏蔽的影响:当一个用户搜索一个禁忌词汇,他的IP地址会在几分钟内无法使用谷歌,如果一些人共享一个IP,很多人就短暂的同时丧失了使用谷歌搜索的能力。谷歌的统计发现,任一时间上,居然有5%到20%的搜索用户被屏蔽。

...

这是谷歌在中国遇到的一道两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依靠Google.cn自动过滤一部分不符合中国法律的关键词,但启用Google.cn这一域名,不仅需要对谷歌在全球不过滤关键词的准则进行调整,还需申请中国政府下发的ICP牌照。

谷歌内部并非没有不解:为什么一定要为了进入某个市场而过滤搜索结果?但李开复坚持进入一个国家就要遵守该国法律的说法,让此事逐渐可以接受。另一方面,虽然多少有些曲折,但从这时起,谷歌中国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性格

为尽快解决身份的合法化问题,权宜之计,是借用谷歌员工投资的赶集网牌照。据当事者回忆,最初,谷歌希望收购赶集网,此一方案未能通过后,便迅速转为合资。虽然这个过程本身很难说有何错误,但至今回忆起来,这种过于紧张的结果导向的推进,让谷歌丧失了对更多可能性的思考和探索,本身足以证明谷歌在中国的有欠从容。

谷歌在中国申请牌照的确并不容易。一方面,它必须符合中国政策、法律的要求,另一方面,它必须满足谷歌在全球范围“不做恶”的种种原则。 这就让它起草每一份相关文件,都必须先给总部各个相关部门审阅,然后再交到中国相关监管部门,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进行修改,然后再循环一遍“总部—中国监管部门 ”的过程。

“我们最终能够获得牌照,是因为竞争对手实在找不到我们的问题去举报了”,2007年下半年,一名谷歌高层曾对《环球企业家》如此解释。


对于一个“互害”和“厚黑”的环境,示弱,一点点改变环境,这是唯一的法门。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因为谷歌中国示人以“弱”。到2006年下半年,私下里,许多网络业重量级人物陆续开始表达对于李开复及其团队的失望感,即使他们也不能理解,为什么李开复的团队表现得如此之缺乏冲劲,缺乏作为。这甚至导致了连百度都开始将目光转向一个短期更需要关注的对手:阿里巴巴。

但在谷歌中国内部,战略是非常清晰的。“当百度获得了雅虎的所有份额之后我们就知道,跟百度竞争的唯一选择只有一个字:耗,因为扭转这样的市场差距是没有银枪弹的,只有耗到对手出错。”郭去疾说。

让李开复们有此“保守”决定的原因很简单,他们很早就看到,谷歌中国并不可能被百度彻底消灭:作为网络时代最成功的公司,谷歌正处于其全盛时期,有着足够的资源支持一场区域战争。

但事实证明,这一传统智慧意义重大:短期看来,改善搜索引擎是最平淡,最不能带给市场惊喜的,但长期来看,它是一切竞争的根本,是谷歌中国和总部都最容易衡量成果,也是李最不需要重新发明轮子的功课。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谷歌中国坚持于自己的防守位置,它能够较为专注的解决每个阶段的主要矛盾。它曾有断网问题,但随着Google.cn上线而解决;它曾被对手讥笑为不懂得中文的分词,但它备受争议的推荐搜索和输入法终于证明了这方面的实力;它曾陷入抄袭同行的风波,但但一年后的春运地图,证明了它能够在本土化基础上创新;它也曾被视为抓取新网页速度慢于竞争对手,但随着整合搜索的上线,这种批评偃旗息鼓;它曾被指为名字不好发音、不好拼,它就找到了g.cn;它也被业界称为不重视低端客户,但它极为低调的收购了265.com并进军网吧……

超过三名熟悉百度内部的人士对本刊表示,到了2008年底,百度内部已经明显感觉到了来自谷歌技术的压力。由于基础的技术架构比不上谷歌,百度之前采取了“人工”形式来调整搜索结果。比如,产品经理发现某个搜索关键词结果不如人意,便会将报告提交技术人员解决,相当于打“补丁”。然而,随着互联网上网页的量级增加,这种工作的压力就越来越大。

特殊的中国国情,需要一些技术手段,来避免冒犯缺乏自信、且神经已经相当脆弱的政府。这也注定影响对产品开发的激励和选择。
对于谷歌来说,虽然总部对李开复的授权算得上充分,但谷歌有另外的阻力:它比其他公司更在意道德姿态上的完善,而且,它在网络业独一无二的成功,也让它极度自信于自己的方法论——比如在品牌营销方面,谷歌的缺乏重视,在美国并不算太大的错,但在市场份额落后的中国,就成了无法回避的短板。

...

那么,它更像一个需要让各个利益主题满意的一个中间机构:它必须遵循中国的法律,这需要极多的跨越中美文化的详细讲解;它必须遵守谷歌的原则,有雅虎将其用户的邮件内容交给中国政府的历史在前,谷歌中国注定了不可能在中国推广任何和个人账户有关的产品,无论Gmail还是社区产品,这就极大缩小它可尝试的空间;事实上,谷歌中国还必须找到对中国团队合适的激励机制,毕竟,如果想在中国开发出Gmail、Google Earth这样的令全世界惊艳的产品。

无论如何,对于互联网,中国依然还是初级市场,人们还无法方便、自由的使用互联网。因此,认识『网吧』这一传统渠道,挖掘其价值,这应值得思考。
早在谷歌入华之初,很多员工曾到网吧中进行考察,但发现那里的年轻人都在用电脑听歌、打游戏,便判断这与谷歌的核心业务并无太大关系,直至他们觉察到:网吧其实是很多青少年接触互联网的第一站。在2006年4月,谷歌的中文名发布时,谷歌中国曾安排总部的一群高管造访网吧,但这群不熟悉中国文化的人们仍然难以理解这种中国互联网的特殊形态。因此,要说服他们同意此项合作,需要有强有力的实验和数据。

...

比如,在网吧这种流动性很大的地方,怎么能确定用户对谷歌有印象?一旦谷歌停止这个合作,是不是效果又都不见了?有没有长期的持续的效果?

这是数字可以解决的。汪华的团队在网吧里设置的数据统计,谷歌产品的使用率越来越高,这证明了合作对用户的正向影响。另外在很多区域,比如学校附近的区域,用户的流动性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在和网吧的合作中设置某个产品,它在这个地区的其他非网吧渠道的流量也会上升

当谷歌中国团队通过合作把网吧首页设成谷歌,总部便有人质疑:这会不会影响用户的自主选择权? 在这个问题上,汪华他们的团队解释说:网吧电脑并非用户所有,它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网吧主租赁给用户的,所以用户本身不能给网吧电脑所装的软件进行更改或者设置,这和个人电脑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易复制是软件的天性,盗版屡禁不止也是这个原因,我们厌恶这种行为,还是重新看待它,把『盗版』看作人的一种正常行为。软件既然可以、或理应自由地复制,那么对于软件的渠道价值,就不容忽视它。也许是时候了,我们应该反思传统软件的『渠道』价值了。
相比进入网吧这种直截了当的扩张方式,谷歌在中国展开的另一种合作并不会迅速拉动其搜索量,但却很可能在更长时间里提升其品牌认知率。

那就是与其他品牌产品的深化合作,像谷歌与金山共同将谷歌金山词霸免费一样。换句话说,如果谷歌不愿安静等待自己的产品团队打造出明星产品,它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利用找到拿些在中国市场上已经拥有一定品牌、但商业模式收到侵害的网络应用,以此丰满自己的产品线。

但随着谈判逐渐深入,郭去疾看到自相矛盾的两点。一方面,数据显示,谷歌中国的翻译功能,流量相当惊人,这意味着,中国人的好学心理让这样一款产品有很强的需求。但另一方面,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并未养成购买正版软件的习惯,像金山词霸这种在中国市场占有率极高的产品,多数时候是以盗版方式流传的。

这最终指向了一个想法:谷歌的广告模式效率不俗,它应该可以在长期实现金山词霸的赢利。那么,金山词霸与其和盗版进行艰苦的抗争,不如自己将它免费,换取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乍看来, 谷歌金山词霸和音乐搜索都不是争夺市场份额的利器,但它们打开了将正版产品免费化的一条新路径。这无疑是谷歌作为一家全球顶级创新公司最应该对中国产生的 影响。


墨子强调兼爱和非攻,这是否可以发展一种对『竞争』的新认识呢?!具体说,我们是该去『强夺』属于他人的财富?还是去『开拓』新的天地,积累属于自己的财富?
“如果一家公司国际化的全部使命就是争夺市场份额,那它必定会走上穷途末路。它需要提供一些新的火种,或者告诉大家如何把鸡蛋立在桌子上”,郭去疾说,“而且,我一直比较相信,当你有尊严的跟对手竞争,你最终会得到一个有尊严的对手,反之亦然。因为,当你的对手觉得可以一直向你学点什么的时候,它或许也就没有那么急切的消灭你了”。

The DiVincenzo Code

here

2008-11-06

选择的自由:放松选择、基因备份

放松选择(relaxed selection),这是一种与“自然选择”不同的进化方式。下面文字所摘抄的内容,其原文的中文翻译可在这里(科学松鼠会)获得,英文原文可在这里(科学松鼠会)这里(NewScientist)获得,(Christine Kenneally, 2008. Freedom from selection lets genes get creative)。


解答孟加拉雀之谜为解决生物学中更一般的问题带来了曙光,这个问题是:自然是怎么创造复杂事物的?我们倾向于认为进化是一场野蛮的竞赛,而行为的复杂性是这场竞争中被锤炼出来的辉煌战略。在跑道上,奔跑者努力超过可怕的气候、凶猛的病毒和饥饿的捕食者。在一切的幕后,DNA不断的复制并匆忙地变形,沿着突变DNA所开辟的道路,某些个体获得了异乎寻常的能力,这使得它们在这场奔跑中取得了竞争优势。可是,如果生物并不以这种方式进化呢?如果大自然最复杂的创造并不是如此辛苦的点滴积累,而更多的来自于一场随意的异想天开呢?

在Terry Deacon看来,与其说复杂性是适应环境的结果,不如说它更多的源于懒惰和幸运。Deacon是生物人类学和语言学方面的知名学者,他目前在加州伯克利大学工作。他对自然选择很感兴趣,但他不关心自然选择能够做什么,反而很好奇一个不经历自然选择的物种会发生什么。他相信,自然选择的缺席以一种重要但不为人知的方式推动着进化过程。事实上,他声称当选择的压力消除时,基因组开始漫无边际的散步,而一组无法预知、引人入胜且相互作用的效应开始展现。他相信这些效应不仅仅包括孟加拉雀的歌声,还包括我们人类的某些特别的身体和精神方面的属性,如我们的技术才华和语言天赋。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咱们也许得换个角度看待人类了:从适应环境的角度来看,与其说咱们是进化的顶峰,Deacon认为咱们更像退化的猿猴。

实验由英国爱丁堡大学的Graham Ritchie和Simon Kirby完成。他们用软件模拟了一个种群,种群中每个个体的生存依赖于它们能够识别其他个体的鸣唱,结果种群发展出了简单不变的歌声。在另一个代表驯养环境的实验中,实验者放松了对于歌声的选择压力,允许每个个体自由选择伴侣而不考虑它们的歌声。结果,这些个体(或者说“实验对象”)发展出了更加复杂和多变的歌声,不同代的歌曲之间又有许多创新和变化。

然而,放松选择最迷人的形式发生在一种生物主动的抵御自然选择时。例如,在石器和烹饪方面的技术创新使得我们的祖先无须再咀嚼难咬的蔬菜和肉食,这改变重构了我们的外貌。接着,农业让食物变得更可口,这降低了自然选择对我们的消化系统提出的要求。随着消化变得更容易,更多的能量可以被用于别的目的,特别是建立和运作一个更大的大脑。我们的祖先一次又一次的使用增强了的认知能力发明出越来越多的技术和文化方面的创新,这些创新又进一步帮助他们抵御了自然选择的压力。

当自然选择退居幕后,一个或一组基因不再被要求完成它们原本的特殊工作了。这种事情的发生,常常是因为一个基因在繁衍的过程中被偶然地备份了(gene duplication)。也许这种备份不能让个体变得更适应环境,但只要备份不影响个体的生存,它们就会被一代代的传下去。以后的某一天,备份部分可能发生变化,也许还有了新功能,如果进化同时又变得严酷,这些新的功能也许能对物种取得进化上的胜利起到积极作用。

自然辩证法,疯人之作

在最近一期新语丝(XYS20081105)上看到一段文字,有关《自然辩证法》,摘抄留念:

“爱德华·伯恩斯坦先生(注:出版商)把恩格斯的一部关于自然科学内容的手稿交给我,托付我发表意见,看这部手稿是否应该付印。我的意见如下:要是这部手稿出自一位并非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而引人注意的作者,那么我就不会建议把它付印,因为不论从当代物理学的观点来看,还是从物理学史方面来说,这部手稿的内容完全就是胡说八道、疯人之作。可是,我可以这样设想:如果考虑到这部著作对于阐明恩格斯的思想的意义是一个有趣的文献,那是可以勉强出版的。”(笔者注: 此段文字也可在《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商务印书馆出版),1977年,第202页中找到)

【2008年11月7日,补充『新语丝(XYS20081106)』“飞蠓”和“lgvu
”的质疑,引用同一段文字出现了不同内容】

爱德华·伯恩斯坦先生把恩格斯的一部关于自然科学内容的手稿交给我,托付我发表意见,看这部手稿是否应该付印。我的意见如下:要是这部手稿出自一位并非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而引人注意的作者,那么我就不会建议把它付印,因为不论从当代物理学的观点来看,还是从物理学史方面来说,这部手稿的内容都没有特殊的趣味。可是,我可以这样设想:如果考虑到这部著作对于阐明恩格斯的思想的意义是一个有趣的文献,那是可以出版的。(1977年《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商务印书馆出版)第202页)

 这是爱因斯坦于1924年6月30日写给E.伯恩施坦的意见。这里译自梁赞诺夫为1925年版《自然辩证法》所写的序言中所用的引文,见德文版《马克思恩格斯文库》(Marx-Engels Archiv),第2卷,法兰克福,1927年,141页。译时参考了俄文版《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第2卷,莫斯科-列宁格勒,1925年,XXVI页。标题是我们加的。
  按:伯恩施坦于恩格斯逝世(1895年)后,长期隐藏着《自然辩证法》手稿,制造各种借口,不让出版。1924年春天,联共(布)中央派梁赞诺夫到德国向伯恩施坦追查恩格斯的这部遗稿,伯恩施坦为了推脱罪责,就把这部手稿送交爱因斯坦,要他发表意见。爱因斯坦囿于资产阶级的偏见,根本不理解《自然辩证法》
这部辉煌文献的深刻内容和伟大意义,结果作出了完全错误的评论。梁赞诺夫在他写的这篇序言中推测,当时伯恩施坦并没有把恩格斯的全部《自然辩证法》手稿送给爱因斯坦,而只送去一束主要关于电和磁的那部分手稿。美国反共哲学家西德尼·胡克(Sidney Hook)在他的一本专门攻击马克思主义的著作《理性、社会神话和民主》(Reason, Social Myths and Democracy)中说,伯恩施坦与1929年在柏林告诉过他:爱因斯坦当时是看到了《自然辩证法》全部手稿的。在这本书中,胡克还引了爱因斯坦于 1940年6月17日给他的这样一封信:
  “爱德华·伯恩施坦送来全部手稿要我出主意,我的评语是对全部手稿而说的。我坚信,要是恩格斯本人能够看到,在这样长久的时间之后,他的这个谨慎的尝试竟被认为具有如此巨大的重要性,他会觉得好笑。”(见胡克《理性、社会神话和民主》,纽约,人文学出版社,1940年,226页。)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手稿的任何污蔑,当然无损于《自然辩证法》所揭示的真理的光芒,同时也丝毫抹煞不了这部伟大的著作对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伟大指导意义;真正“可笑的 ”,恰恰是爱因斯坦的无知和他的顽固的资产阶级偏见,是反共小丑胡克之流的卑劣的用心!---编译者

2008-11-05

博客令企业内部关系变得清晰

这有则评论,及时发布“坏消息”,不再含糊其辞,这已成为企业责任:
美国《纽约时报》今天发表分析文章称,在过去经济处于低迷时,被公司解雇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一件私事。大公司趋向于发出含糊其辞的新闻稿,上面满是有关“缩小规模”的行话,创业公司则往往向员工下发解雇通知书,同时又不向外界作任何表态。在越发讲究“透明”的 时代,这种做法已经一去不复返,炒鱿鱼的消息开始登上公司博客。

...

有关裁员消息的博客在硅谷尤为流行。在这个新闻制造工厂,科技八卦网站猛扑向每一个传闻,精通网络的员工则在自己的博客或者Twitter上传播他们的每一个想法。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公司被迫在自家博客上公布坏消息,以便更好地进行控制。人力资源和公共关系专家认为,所有规模、所有行业的公司被迫在博客上公布令人痛苦的消息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

与更多传统公司有所不同的是,现在的很多网络公司都背负着对用户“透明”的使命。管理层通常会在博客上大写特写公司的成功事迹。在不景气即将到 来的背景下,他们中的一些人觉得也应该将坏消息对外公布。相对于满纸引用语的新闻稿来说,博客更能让人产生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

UOML与话语权毫无关系

不彻底了解UOML,就有限的了解,我对UOML的定位感到很困惑(可参看其章程)。看到这一则新闻,立即由『困惑』转为『痛苦』:

长久以来被微软等跨国公司所垄断的文档信息产业,即将被中国人自己制定的软件标准所打破。昨日,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下称“中电标协”)宣布,由电子文档读写接口标准UOML已经被结构化信息标准促进组织OASIS批准为国际标准,成为中国软件行业第一个国际标准。

“OASIS批准为国际标准”,不清楚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的负责人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没有细读,是草略地看了其离完善还很远的标准文稿。心中疑问,中电标协的负责人和倪光南院士们在表态前,他们是否看过文稿。

这种带着“要出口气”的怨气来搞技术,搞研发。这种稍微地小走了一小步,外界就大说成跨了一大步。这样走下去,出路渺茫茫啊。

2008-11-02

为什么情感不再有

“格致”最近的一篇博文问道,“为什么中国大陆很难产生任何领域的明星”,他谈到“看过的几百个学生里面,能找到快乐的寥寥无几。大部分都是循规蹈矩,照本宣科,放在注重发声方法上的努力远远超过放在表达感情上的”。


“不要再感情用事”,让后生的『理性』去征服,去消灭那天生的『幼稚』和『天真』,共造『大同』的世界。『大同』世界里的人们,『理性』的颜料涂装全身,除了还能区分是个『人』,彼此毫无异别。生命的价值也变得简单,仅有『活着』与『死去』这两个状态。

立法者的困境

推荐任志强的一篇博文,《立法者的困境》,相当精彩,摘录部分:
  • 首先是宪法,但没有宪法法庭,因此没有纠正违反宪法的机构与程序...用什么手段去维护宪法呢?
  • 其次是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审批的以国家名义发布的法律,但这些法律几乎都有个法律的实施细则...细则已变了味道,也只能按细则执行而不是按法律执行。
  • 没有实施细则的法律都留了许多解释的口子,用解释来代替细则
  • 后续的是法规或规意,有国家级与地方级之分,也都同样有着细则与解释
  • 最令人不解和迷惑的则是解释着常常不是立法者,而是监管与执行者

  • 如果一个中央政府下的政策,多个管理部门之间的意见都不统一,又如何让市场中本就混乱的认识统一呢?
  • 如果一个立法会有多种的解释,又如何指导或引导市场向一个方向转化呢?

  • 立法者不能于立法时取消细则与解释本就是一种悲哀,立法者不能去制定细则与解释更是一种悲哀,

  • 社会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要的是可实现的新政,而非一个争论来、解释去的新政,这大约正是立法的一种困境。

2008-11-01

沉默的接受

在网上看到一句话:

思想是扭曲的,
内容是空洞的,
形式是奢华的,
立场是反动的,
思路是混乱的,
创意是疯狂的。

对那些沉默的,所接受的,这句描述倒是很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