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2

再谈“数字图书计划”

昨天提到“谷歌图书”计划,我是极为赞赏在Google其图书计划中所崭露出来胆识和睿智。为什么今天还要继续谈呢?因为我发现,我又被所谓的“网友”代表了,比如这处《作家酝酿集体维权 网友向谷歌文化霸权说“不”》:
更有读者和网友呼吁要封杀谷歌数字图书馆,坚决不看未经授权的作品。网友阿渊认为,谷歌敢明目张胆地将中国作家的作品扫描上网,这本身就说明,他们把中国作家看得太轻了,这是一件伤害国人自尊心的事情。因此阿渊在网上呼吁成立谷歌数字图书罢读联盟。
彻底无语!真令人痛苦,怎么到处有蠢人呢,只好在这里补个声明:截至现在我一直认为谷歌的企业文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无需进行“保先”教育,而且我不认为我的自尊心和感情受到任何伤害,同时对这种被代表事件表示愤怒。在三个“代表"后,这个社会民众意见不乏“被代表”事件。我就有点小要求,能不能不要找那些一幅痴呆像的人代表我啊,尽管Google通过图书馆的藏书扫描书籍,但你在Google Books里有可能完整阅读那些未授权书籍吗?!

对于数字图书和互联网分销体系的优势,这已是显而易见。在这新旧更迭的当口,如何将图书的传统版权制度过渡到适合数字图书发展的版权制度,这才是我们这个世界索要面临的大挑战。我毫不掩饰在此问题上对Google胆识的赞赏,权力人社会关系复杂而分散。但就中国而言,图书发行量超过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人又有多少?!对谷歌图书计划,中国作协目前发言那很带劲,但保护那些普通作者的权益的真正行动有多少呢?且不说那些因言而生事端的,但就去监督印数、销售量保护作者的经济利益就被动了许多。比如最近方舟子提到自己图书发行的一些事(XYS20091019):
  国内大学出版社在这方面是非常不规范的。比如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的《基因时代的恐慌与真相》一书,只在出版的当年按销售量支付过我一部分版税。5年来这本书一直在卖,似乎销量也不算差,至少我知道有两家书店近年来都去进过一批。但是出版社未再向我支付过一分钱。原来的责任编辑早已离开,我也不知道该找谁要去。据说广西师大出版社拖欠、克扣作者版税在业界是有名的。

  形成对照的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几年来时不时地会收到他们主动寄来的帐目和版税,前几天刚刚又收到一笔,让我知道《餐桌上的基因》一直在卖(内容相同的《食品转基因》已无库存,不再加印)。

  国内对实际的印数、销售量、版税支付没有任何监督,只能完全靠出版社的自觉。

Google显然有意给出了一个靶子:
2008年,美国作家协会与美国出版商协会就谷歌未经授权即对图书进行数字化一事达成和解协议。根据美国版权法,中国著作权人也会包含在和解协议范围内。

谷歌提出的具体的和解协议是,对每本书至少赔偿60美元。对于今后的使用,谷歌会支付给著作权人销售收入的63%作为使用费,作者可选择让其继续使用或者要求其删除图书。经包括中方在内的权利人的要求,谷歌给予现金赔偿的截止期限已推迟至2010年6月5日,删除图书的截止期限是2011年4月5日。如作者不提出索赔,谷歌将认定作者放弃权利,在今后使用作者著作也将不会支付著作权使用费。
(文字摘自此处)

Google也无意去一个个找作者谈判,因为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扫描图书,文字识别,数字内容整理,数字版权标识与管理所需的技术和金钱也是一个挑战。Google靶子抬出来了,如果中国作家们不是散沙一片,如果中国作协可以真实的代表中国作家们,那就去谈判,为什么美国作协可以谈,我们就不可以谈,担心我们没有智慧吗?!要是没胆量去谈,就去要求完全删除所有中国图书,我国已经快成了一个大局域网了,我们不稀罕这顺风车,我们是无产者,还怕这,开玩笑。作协,我看好你奥。

有人担心Google会垄断,我想这有点杞人忧天了,先走走看看嘛,给新事物一个机会。这次Google只要做了,有了一个模式、一个先例。出版商、作家们以及相关协会们就知道要什么了,各国各级图书馆们就知道怎么处置藏书与数字图书了,各类IT技术公司们知道要怎么发展了,一般来说只要有可观的利润,就会有人跟进,还怕这只有一家吗?!再惨一点,国内有专家,他们会提出“要保护国家安全、要保护社会知识财富”,无论匝地,国内也会有人做的。

现在很多精明的人们在观望,看Google吃这第一只螃蟹的味道是怎么样的,是中毒身亡,还是一脸满足。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