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31

引导学生们读他们爱读的作品? - 久闻不知臭,人人皆敷面

我们读鲁迅也读金庸》(简称《我读》)观点有意思:表现出来的其实不是谨慎与持重,而是一种不自信——对语文教育的不自信;鲁迅的作品自然要读,而金庸的作品也可以读;引导学生们读他们爱读的作品,有什么好诚惶诚恐的呢。

坦然说,不是对语文教育不自信,而是根本不信任,背诵、中心思想等老套路的话,课本无论怎么改都是无用的,到现在我都不明白作者干嘛要绕那么多多的弯子,还是某些人在唬人。正如《我读》作者谈到自信的重要,但不敢苟同他那种自信,人文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培育其个人风格,使其自立信,而非摇头诵背的好学生。语文教材中文章种类很多,然像鲁迅这样针砭社会恶风、讥讽辛辣的文章又有多少,为何不替它文,而去这稀贵的文章呢。

我初高中虽在课堂上学习了鲁迅,却没当回事,只是觉得他的文字很酷,比当时的火星文还酷。但在更多的时候与同学传读金庸,可能小兵张嘎看多了,不惜在课桌上挖洞,改装课本,扩展阅读也不惜上当读所谓“全庸”,一遍一遍,反复反复再反复。生不逢时,作为少时终结,在高考中得到了省70%考生比我强的语文佳绩(采用标准分第一年),体验了啥叫要偏就偏到极致,冰火合一的境界。幸运开始读了大学,这一读又是十年,闲时看看连续剧却已很少看书。时间久了,免不了被社会压得郁闷,此时才觉察,历经鲁迅世后70年沧桑洗刷,现代的我们所拥有的与旧时鲁迅所针砭的没有多少改进,虚伪麻木,说教浮世。

眼前有一个粪坑,掏粪的乐观总要比以粪敷面的自信要好的多。掏粪虽然臭些,只要加把劲就有移除粪的可能,将粪敷面却只有等得“久闻不知臭,人人皆敷面”的可能了。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