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17

“挂职”与“实习”

上周收到一份通知:

根据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人事局、市国资委《关于组织选拔博士生和博士后到北京市挂职锻炼的意见》,定于2007年10月--2008年4月先启动首批博士生(不含定向委托培养)到北京市挂职锻炼工作,按照"自愿报名、专业对口、择优录取、组织选派、集中培训、跟踪督查"的原则开展。

此次挂职选拔条件如下:

1、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创新意识,并志愿投身首都经济建设事业。

2、具有较高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功底。

3、学有余力,博士生要保证每周2-3天工作时间;博士后要求能够全职。

4、博士生年龄在35岁以下;博士后年龄在40岁以下。

5、身体健康。

挂职锻炼期满后,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和区县级单位或市国资委、市属国有企业单位组织(人事)部门,会建立挂职博士生和博士后人才库并备案。专业对口、表现突出的学生,根据双方留用意向,可办理录用手续。

学生在专攻学术之余,也应不断积累社会经验。此次挂职锻炼有助于学生了解市情民情,丰富阅历,增长见识,磨练意志,并通过自己直接参与解决问题,更快、更多、更牢地学习到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快速高效地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为今后更好的步入社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希望广大博士生积极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为促进首都经济的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比较有意思的是为何使用“挂职锻炼”一词而不是“实习”,国家行政部门不断灵活,提高人才的流通率,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只要人开始动起来,事情就会往好的方向发展。或许我有些敏感,但“挂职”一词不免让人产生某种奢望,“实习”似乎更能说明此事的含义,也更现实一点。

学历越高其素质和能力就越强,这是个伪命题。公务员给人的印象应是勤勤肯肯为公民服务的务实形象。如果博士生真有学有余力做非专长专业的事情的话,无论他(她)的“学习成绩”多么优秀,这样的博士专业素能是令人怀疑的。

如果博士后能够全职地去做非专业内的事情,令人困惑当初他为什么选择读博士后,什么样的结果会补偿3年钻石级的青春?人总要三十而立,此时价更高。令博士后挂职的安排是否拧背了当初设立“博士后”站的初衷?“后”总是要进“站”的,不进“站”的怎能是“后”!“博士后”是个经历或学历,而非学位,既然没有进站的事实经历,怎能会有“博士后”这个“真”学历。

挂职也好,实习也好,不妨再开放一点,受众面再宽一点,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都是可以的。完善、公开行政部门的实习生、兼职的管理工作。

没有评论: